深圳“新人”如何增强文化认同?这所学校经验获《中国教育报》报道→
夯实学科立场
根植文化内涵
深圳市靖轩小学“文化认同”
跨学科课程实践探索经验
获《中国教育报》报道!
🎉 🎉 🎉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原文链接)
深圳市靖轩小学秉持
“追求全人发展的生态教育”的理念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开发适合靖轩学子健康成长的
跨学科学习课程
将“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堂教育
社会实践及家庭教育全过程
一起来看他们的成功经验
👇 👇 👇
地处罗湖区城中村的靖轩小学,生源主要由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城中村居民子女构成,2017年的非深生源为92.3%,绝大部分为租住的来深建设者子女,作为深圳的“新人”,增强他们对深圳的“文化认同”迫在眉睫。
基于此,学校以课程为抓手,以课见学,通过开展城市人文主题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等直观有趣的人文教育课程,引导移民城市小学生擦亮深圳文化底色,构建靖轩文化认同,增强自身文化自信。
近年来,学校分别获得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深圳市中小学依法治校示范校、深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立足课程开发
挖掘“文化认同”底蕴
学生从小建立“文化认同”
奠定“文化自信”
未来才能“建设家乡
建设生活的城市、建设祖国”
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面向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靖轩小学遵循“尊师爱生,为国育才”的校训,开启了“文化认同”的探索之旅,根据中长期发展的目标定位和路径,重新梳理了学校文化发展脉络,构建了“靖轩小学‘生态教育’课程体系”,绘就了课程图谱,奠定了“擦亮文化底色、构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的课程文化生态,将“在创造中理解”的理念,“文化认同”的追求,落实于跨学科课程群的开发与建设中。
靖轩小学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探索全员参与、全学科开发的“学科+”课程集群,力求适应城中村不同层次、不同家庭学生的需要,极大地消除了学科壁垒,强化了学科关联,激发了学生的成长活力,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我与城市同发展——小学研学课程”是靖轩小学基于学生实际,思考如何利用城市资源对国家课程进行延伸和补充的第一个实践探索的课程,该课程目前已优化到4.0版本,获评罗湖区第二届“品质课程”,并成功验收。同时围绕“文化认同”的内核,配套开发了“我与城市同发展”校本课程学习素材。
随着课程的深入开展,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文化认同”已初见成效。2018年,学校推出的“我与城市同发展——小学研学课程”,覆盖六个年级,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利用暑假去体验深圳城市的文化。
2019年,靖轩小学开发的新课程“遇见二十四节气”牢牢抓住“二十四节气”的非遗文化传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触和对话,同时将各学科素养设计到相应节气活动中,并从二十四节气中提取了24个精神文化观念,支撑学生深入理解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
2020年开发的“心理健康+整本书阅读”课程采用“语文+心理”的课程结构方式,以“信达雅”为核心发展目标,并为学生配套设计了《小学生整本书阅读伴读手册》。
2023年开发的“桥见未来”课程通过构建校家社“三位一体”的劳动大环境,结合港珠澳地区以桥相连的特点,将工程思维嵌入课程,围绕“桥梁设计研究”,开展跨学科教学,形成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桥见未来”;开发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校家社共育”课程,奏响校家社共育的新乐章;研发的“校长校史课”“国旗下思政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参与中创造性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自信表达。
着眼系统规划
完善“文化认同”体系
多年来,学校一直重视学生“城市文化认同”“城市文明建设”意识的培养,基于“在创造中理解”的理念,在实践与探索中研发出一批高质量的“跨学科学习”校本课程,形成“导学研一体”生态课堂模型和“六维课程评估体系”等一整套对同类型学校有较强推广应用价值的完整行动系统。
1
“在创造中理解”促进师生个体发展
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靖轩小学积极打造团队文化,为不同团队、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搭建发展平台。学校从课程建设入手,以增强学生“文化认同”为核心,以“在创造中理解”为理念,组建课程研发团队,以一系列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为抓手,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因地制宜,体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情境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在课程的开发中加强与社区、政府部门的联动,融入更多深圳本地的风土人情,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及场景。
制定“校本课程评价指标”,从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入手,以增强学生“文化认同”为核心,完善组织管理制度,聘请专家对研究目标进行“把脉”,组建课程研发团队进行实践探索,以一系列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为抓手,融入“在创造中理解”,通过引导学生完成“文创”任务单,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引领学校教学工作发展。
2
构建“跨学科学习”课程群
靖轩小学提出跨学科学习课程概念,建立课程群,让跨学科学习以不同的姿态与学生见面,最终打通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路径,同时将校本课程的实践任务与学科要素进行关联,建立关联点;将校本课程作为学科教学课后的“研”作业;在活动任务中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进而发展核心素养。
3
打造“导学研一体”生态课堂模型
靖轩小学以天地为学习场,以课堂教学为基点,延伸到节假日研学、项目式学习、小课题研究,让学习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优势,探索“学科课程+校本课程”主题融合,构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导学研一体”生态课堂模型,贯通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类课程,建设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目标。
构建“学科+学科”协同工作机制,探索“跨学科”科组联动、协同工作机制,搭建更加丰富的教师协作组织,以跨学科项目团队为主体,以跨学科思维为切入点,贯通目标、衔接实践,研究构建目标导向、素养导向的跨学科课程、跨学科教学等,为有效促进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实施提供支撑。
4
完善“六维能力”评估体系
靖轩小学以跨学科课程群为基础,通过场景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式主题展陈)、主题活动(大德育/大阅读/大艺术/大体育/大创客)、非遗社团课程、文创作品运用等建构,实现在创造中理解的文化认同。
基于学生文明素养、探究实践、遵规守序、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和探究成果六个维度,学校构建了分阶段教学目标以及评估体系,由学生自评、教师测评、家长助评进行多元主体评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助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在创造中理解”的高质量提升。
辐射校园周边
检验“文化认同”实效
文化认同对外来学生来说,有一个接触、熟悉、接受、融合的过程,经历这一过程,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沟通”“包容”“和谐”的意识,从而培养了学生广阔的胸怀。
1
让学生站在“文化”的中央
学校以跨学科校本课程为载体,打通学生“文化理解+文化研究+文化创意+文化创作”的闭环学程。
在探索实践具有“文化认同”特色的跨学科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将城市资源回归于学习者立场,从学生的视角感知文化、了解文化、接受文化、传承文化,设置了靖轩历史学堂、寒暑假研学、靖轩“五大行动”及仪式课程等主题,帮助学生构建文化认同、认识世界,打破传统教育活动中学生“接受者”与“旁观者”的被动角色,成为文化的“传播者”。
2
促进跨学科学习落地生根
靖轩小学构建了一种基于实践性学习场景的学习范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实现学习从“认识”转向“实践”。在共同研究方向的指引下,以共同的项目、课题为引领组成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发挥集体的力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跨越式发展。
学校以国家课程为基础,贯通育人目标,将“在创造中理解”融入课程开发和建设全过程。目前每门课程都已更新2-4个版本,并将课程资源辐射推广到集团六校、贵州都匀、广西隆林和广东汕头、陆丰以及香港等地学校使用,课程在验证中迭代,在辐射中优化。
3
以课程建设引领学校发展
靖轩小学以“城市资源利用”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为切入点,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心理健康”“传承+创意设计”等一系列课程群,打造创生型研究共同体,通过建立协调、沟通与合作的教研方式(师生/同事/组织/学校之间),构建课程实践场域,开拓知识创生型队伍的实践空间,从人、事、环境等多个维度出发,整合资源、交互信息、互补优势、合作共进,以知识创生的方式,形成多向互动、整体联动、交融共生的育人生态系统。
4
打通“校家社”资源
靖轩小学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将育人阵地从学校延伸至家庭、周边社区乃至整个城市,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育人功能,重建“学校—社区—城市”的链接,打破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壁垒,整合城市教育资源,与社区服务机构、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机构协作,建立育人全链条,实现教育合力。学校开展的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也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被媒体多次报道与宣传,研究成果辐射周边,形成学校特色品牌。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靖轩小学将继续以“文化认同”为突破口
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持续开发校本课程
让来深建设者的孩子都能得到
优质地方文化的滋养
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信息来源:靖轩小学、中国教育报
统筹整合:罗湖区教育局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小编荐读
罗湖这所中学登上《中国教育报》,好成绩的秘诀是这个→
2024年罗湖区教育系统工作会议召开
推荐阅读